/

Delhi

德里人多車多,馬路上什麼也會出現。車水馬龍的境況應改為車水「牛」龍,事關不難在鬧市的馬路中心看到牛先生過馬路呢!英國佔領印度時期,在德里建立了新城區,名新德里,馬路寬敞,路兩旁滿是大宅和大樹。

/

Delhi

印度是很神奇的國度,這裏有錢人多的是,但極貧窮的更是多,而有錢冇錢的人,又卻能住在同一社區,相隔可能只是一條馬路或圍牆而已。新德里並非很新,但舊德里卻是很舊,又亂又污穢不堪,生活在這裏的人,跟衛生或舒適生活像是永談不攏的!

/

Lahore Gate, Red Fort / Delhi

貴為一個文明古國之都,德里藏了不少名勝古蹟,昔日的 Red Fort 和 Jama Masjid,正正就座落在舊德里的市集中心。

/

Red Fort / Delhi

在這裏,完全可以體現到現代與古代、奢華與貧窮、縱慾與禁慾、草率與效率、溫和與粗暴、城市與村落⋯⋯在時間上相隔數世紀,在空間上卻比鄰而居。

/

Red Fort / Delhi

鮮紅色的城牆,當中圍住了不少歷史故事。雖然所知的並不多,但隻眼郤被它宏偉的外表深深吸引著。

/

Red Fort / Delhi

Red Fort 內是當年皇族居住的地方,大理石的建築,當日的奢華生活今日一一展示在遊客眼前。

/

Jama Masjid / Delhi

作為德里最大的一個回教寺,Jama Masjid 四周被市集包圍,好不熱鬧。

/

Delhi

能走上塔頂觀看舊德里市集,感覺很特別。畢竟這個市集的亂,並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。

/

Jama Masjid / Delhi

偌大的廣場,令人想起裏面滿佈教徒的壯觀景況。

/

Jama Masjid / Delhi

雖然每個人都要脱鞋進門,但場內也不見得特別乾淨,腳板更要是要受乾煎之苦。

/

Purana Qila / Delhi

可能是歷史悠久的關係,Purana Qila 的城牆的外貌給人一種滄桑的感覺。

/

Purana Qila / Delhi

豈料進入城堡後,簡單的佈局,大片的清草地卻予人一種安靜閒逸的感覺。

/

Purana Qila / Delhi

在酷熱的天氣中,躲在這象腳般的大門下也不失為一個消署良方。

/

Lodi Garden / Delhi

作為德里的市肺,Lodi Garden 真是實至名歸。

/

Lodi Garden / Delhi

綠樹林蔭,古蹟處處,如果可以和心愛的人坐上一整天,時間也不會覺長。

/

Lodi Garden / Delhi

單看這裏的環境,令人不能想像是置身在人煙稠密的德里當中,能在這裏偷得浮生半日閒,相信是當地居民的一個上佳娛樂。

/

Humayun Tomb / Delhi

Humayun 是印度蒙兀兒帝國的第二任皇帝,他的墓亦是德里中最大,最宏偉,不能錯過的。

/

Humayun Tomb / Delhi

這個墓早就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,它是蒙兀兒時期的傑作,亦是印度的第一座以伊斯蘭風格建的陵寝。

/

Humayun Tomb / Delhi

Humayun 的墓室很大,像似是皇宮一樣,很莊嚴,很美麗,很有氣勢,很有皇者的風華,絕不比 Taj Mahal 失色,只是少了一點白色,少了一點名氣吧!

/

Ali Isa Khan Tomb / Delhi

Humayun Tomb 的墓園範圍內包括了其他人的墓地,連當時的貴族亦葬在這墓園,其中我最喜愛的是 Ali Isa Khan Tomb。

/

Ali Isa Khan Tomb / Delhi

在這裏完完全全的重溫我心底內想尋回的昔日感覺,坐在遺跡前,感受著黃昏前的陽光,聽著遠處傳來的火車聲,時空就這樣的凝聚了!

/

Ali Isa Khan Tomb / Delhi

每當有火車聲時,總會夾雜著燕子由墓穴飛出來的鳴叫聲,就是這樣的閒靜,這樣的超然!

/

Lotus Temple / Delhi

Lotus Temple 有點像 Sydney 歌劇院,像 Taj Mahal 般用了白色大理石建成。Lotus Temple 跟德里的建築格格不入,它座落德里裏,就像一朵蓮花般,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蓮而不妖。

/

Indian Gate / Delhi

Indian Gate 是南亞版的凱旋門,宏偉的背後有個故事,英國以前為了安撫為戰事而付出生命的印度士兵建了這大門,上面刻上了他們的名字,時至今日,這裏則成了德里的地標和遊人必到之處。

/

Itmad Ud Daula / Agra

很多遊客都簡稱 Itmad Ud Daula 為 BB 泰姬陵,無他,因為地處泰姬陵附近,泰姬陵名氣又大,為吸引遊客順道過來,唯有借用別人的名氣吧。

/

Itmad Ud Daula / Agra

其實 Itmad Ud Daula 都不是真的很遜色,只是珠玉在前。

/

Itmad Ud Daula / Agra

反而因為這裏遊人不多,一早到這裏來,坐在大理石上,迎著河伴吹來的風,好不舒泰。

/

Agra Fort / Arga

也是由紅磚建成的 Agra Fort 比 Red Fort 更紅,城堡的大閘予人一種攝人的氣勢。

/

Agra Fort / Arga

這種氣勢可能就是當年皇族保護自己的一種方法。

/

Agra Fort / Arga

城堡沿河建築,遠望著泰姬陵,環境優美。

/

Agra Fort / Arga

陣陣的涼風,坐在堡內清涼的大理石上,來一個午睡,真是在這個悶熱下午的一大快事。

/

Agra Fort / Arga

印度的每一個城堡內都有大大片青草地,和數以百計的大樹,看著松鼠毫無忌諱地在人前走來走去,彷彿是人類與大自然間的一種融和。

/

Taj Mahal / Agra

Taj Mahal 泰姬陵這座世界聞名的建築物,其實和印度其它陵墓分別不大。

/

Taj Mahal / Agra

它的特色在於整座陵墓也是由大理石建築而成,雖然純白色的建築經過歲月的洗禮後,已沒有以往的潔白,但它那種宏偉而純潔的氣質則長存不朽。

/

Taj Mahal / Agra

地上的磚,牆上的畫,全都經過精心佈局,只是原先鑲在牆上的寶石己給人一顆一顆的盤走了。

/

Taj Mahal / Agra

Taj Mahal 兩旁的清真寺亦甚巨大,是給當年建泰姬陵的工人朝拜而建的,真難以想像當時用了多少金錢和人力物力。

/

Taj Mahal / Agra

花了這麼多人力物力而建的一個陵墓,為的只是一個死去的人。

/

Mumbai

Mumbai 給我的印象就是一個殖民地遺留下來的城市,我想從前的香港也擁有差不多的外貌吧。

/

Mumbai

所以,走在Mumbai 的街頭,七十前的香港人應該會有點親切感吧。

/

Fort / Mumbai

Mumbai 的英式建築多得很,我猜市中心有一半以上的建築都是殖民時期的。

/

Fort / Mumbai

若然把居民、垃圾和高溫從這城市抽起,這裏無疑是一個歐洲都會。

/

Churchgate / Mumbai

我說七十前的香港人會對 Mumbai 有一份親切感,原因不外乎走在路上那懷舊的雙層鐵皮箱吧。

/

Fort / Mumbai

回想,那句標語果然是真的:九巴服務、日日進步 !

/

Churchgate / Mumbai

除了雙層巴士,「西式洋樓」居然在 Mumbai 亦多的是。還以為這種風格的建築是香港的設計,或許這亦是殖民時期的遺產。

/

Malabar Hill / Mumbai

所以,在 Mumbai,不難找到一點點香港味道的街角!我想,沒有多少外地旅客會明白這種感覺的呢!

/

Malabar Hill / Mumbai

隨時代的發展,摩天大樓的建成,Mumbai 也有新舊混合的一面!

/

Dhobi Talao / Mumbai

不止建築和巴士會令香港人感到親切,還有一個地方亦會讓香港人感到興趣的,是在快餐廳。那收銀櫃檯、收銀員頭頂的貨架、檯面攝在淡綠玻璃下的價單、天花的風扇⋯⋯

/

Fort / Mumbai

由於政府規定三輪車不能進入市中心,所以 Mumbai 養活了很多老爺的士。

/

Mumbai

那在車頭的收費咪錶,所顯示的車資仍是幾十年前的,所以每次下車前都要參考車資對照的不知第幾個更新版本。

/

Churchgate / Mumbai

中午時份,烈日當空,的士司機最慣常的活動便是打開車門在的士內歇一歇息。

/

Chowpatty Beach / Mumbai

香港人要到海邊游水,只要坐半小時至1小時車便可到達港島背後或新界的泳灘,很方便。但在 Mumbai,沙灘 Chowpatty Beach 卻是在市中心旁,走路便可到達呢!

/

Chowpatty Beach / Mumbai

一檔又檔的小販在沙灘擺檔,把沙灘弄得熱鬧非凡。

/

Marine Drive / Mumbai

Chowpatty Beach 旁的長堤,是印度人黃昏時份吹海風和拍拖的好地方。

/

Marine Drive / Mumbai

長堤有幾公里長,雖然晚上遊人非常多,但都總能找到一個位坐下,在烈日過後享受一下從阿拉伯海吹來的涼風。

/

Gateway of India / Mumbai

Gateway of India 可算是進入印度的大門⋯⋯從前而已,現在當然已被國際機場所取代啦。

/

Gateway of India / Mumbai

明顯地,Gateway of India 是最深受遊客歡迎的,這裏算是整個 Mumbai 遊客最集中的地點。

/

Taj Mahal Palace / Mumbai

Gateway of India 旁的 Taj Mahal Palace 是Mumbai 頂級的酒店,風格很印度,能跟西方的高級酒店分庭吧!

/

Taj Mahal Palace / Mumbai

可惜我沒錢,不能住進去確認是否只金玉其外。

/

Victoria Terminus / Mumbai

在云云英式建築的 Mumbai 市內,最突出的應該是 Victoria Terminus了。

/

Victoria Terminus / Mumbai

這座哥德式的火車總站,是全亞洲最繁忙的火車站之一,這麼有歷史價值的建築,早已被納入聯合國文化遺產了。

/

Mumbai

很喜歡火車站旁的這家餐廳,事關一幕玻璃的內與外,可有十多度氣溫的差距,在炎熱的 Mumbai 街頭,總算可以過一過冷河。

/

Elephanta Cave / Mumbai

在 Mumbai,除了 Victoria Terminus,這裏還有一個聯合國文化遺產 Elephanta Cave。

/

Elephanta Cave / Mumbai

Elephanta Cave 是位於Mumbai 以東的一個小島上,島上有數個藏了佛像的石窟。

/

Elephanta Cave / Mumbai

雖然石窟內的佛像都是破破爛爛的,但可觀性仍是很高。

/

Elephanta Cave / Mumbai

或許大多本土的遊客都是印度人,對佛教的東西沒甚麼興趣吧,除我以外,其他遊客都是來拍三兩張照片便去找個樹蔭野餐去。

/

Haji Ali / Mumbai

除了佛教仍保留了東西在 Mumbai 外,在眾多印度教徒的國度裏亦仍存在著回教的寺廟,建在海上的 Haji Ali Temple 便是其中之一,而前往的印度人亦居然多得很,像是去趁虛一樣似的。

/

Tulsiwadi / Mumbai

Slumdog Millionaire 給人一個印象是 Mumbai 全是一個由貧民窟組成的地方。不過我倒没有走去看一看,只在外圍拍了數張照片便算,其實我猜那些貧民窟跟以前的新蒲崗沒兩樣的。

/

Mahalaxmi Dhobi Ghat / Mumbai

雖然沒有走進貧民窟,但在 Mahalaxmi 火車站旁的洗衣場則我看到低下階層生活的一面。

/

Mahalaxmi Dhobi Ghat / Mumbai

這些「世襲」的洗衣工人,由早到晚就是在替各大酒店和洗衣舖洗衣,他們正正是在當人肉洗衣機。

/

Banganga Tank / Mumbai

在 Mumbai 西面的小半島上,很難得的有一個乾淨的水池 Banganga Tank。相比起 Chowpatty Beach 和 Gateway of India 的海水,這個水池的水簡直是「清澈」了。

/

Banganga Tank / Mumbai

既然有水,便少不了孩童們在池邊玩水吧。

/

Kamala Park / Mumbai

Banganga Tank 附近有一個小山丘 Malabar Hill,在山丘上的 Kamala 公園可以眺望整個 Mumbai 海濱。

/

Malabar Hill / Mumbai

相反,在黃昏時份,在 Mumbai 海濱則可看到咸蛋黃般的太陽在 Malabar 的山後沉下去,那剪影倒是美麗。

/

Marine Drive / Mumbai

總括而言,Mumbai 是一個跟 Delhi 完全不同的地方,這裏沒有蒙兀兒的遺跡和建築,亦看不到印度教的寺廟,這裏完全是英國人建成的地方似的。

/

Malabar Hill / Mumbai

若然香港自開埠以來一直在保育中的話,現在會否有點像今天的孟買呢?

/

Chandni Chawk / Kolkata

還記得高中歷史科常常讀到印度 Calcutta 加爾各答,名稱早已改作 Kolkata,是印度第二大城。

/

New Market / Kolkata

Kolkata 是英殖印度時期的首都,也是當時 East India Company 的所在地,城裏處處都是英國人遺留下來的建築。

/

High Court / Kolkata

紅磚處處,幾個重要的地標亦成了印度政府的辦工室,高等法院是其中的重要的殖民時代地標之一。

/

Kolkata Collectorate / Kolkata

沿著 B.B.D 一帶走,都是維多利時代的建設,是百年前英資洋行的集中地。

/

Standard Chartered / Kolkata

在香港只能依偎著匯豐的渣打銀行,當年的印度總行仍在,氣派不凡。

/

GPO / Kolkata

中央郵局是一橦白色的大樓,主樓是一個大圓頂的建築,在云云紅磚中非常奪目。

/

St John Church / Kolkata

殖民的世界,又怎少得教堂,St John 為這煩嚣的國度帶來一分安寧。

/

Old Post Office St / Kolkata

雖然是銀行區,但同一條街上可以是天堂與地獄,這正正就是印度了。

/

High Court / Kolkata

一邊是西裝骨骨的白領在上班,另一邊卻是貧民在路邊洗澡,對比鮮明又現實。

/

New Market / Kolkata

離 B.B.D 銀行區不遠處便是人潮爭湧的 New Market,從高空看,有如一個中央車站。

/

New Market / Kolkata

不過只要走進這個紅磚市場,情境卻是個雞飛狗走的屠場,腥味濃濃。

/

New Market / Kolkata

清晨時份,雞毛滿街飄,傻傻的禽畜很快便成為枱上的食物了。

/

Victoria Monument / Kolkata

要數加爾各答的地標,一定非 Victoria Monument 莫屬,它有如白宮般坐落在加爾名答的城裏。

/

Victoria Monument / Kolkata

白色大理石的 Victoria Monument,總覺得它在跟泰姖陵在比美,或者更是英國人在統治印度時的權力象徵和表現。

/

Nakhoda Mosque / Kolkata

在超級混亂的街道裏,坐落了一座巨大的清真寺 Nakhoda Mosque,想必禱告時間會為區內帶來更嘈吵的聲音。

/

Kali Temple / Kolkata

既然在印度,又怎會少了印度廟的份兒,加爾各答南區的 Kali Temple 可謂香火頂盛。

/

Kali Temple / Kolkata

就是圍著 Kali Temple 的一帶,盡都是售賣拜神用品,而且人流暢旺。

/

Howrah Bridge / Kolkata

Howrah Bridge 其實只是一條普通鐵橋,但橋上橋下都人潮湧湧,結果成了加爾各答的獨特景點呢。

/

Hooghly River / Kolkata

雖然加爾各答的 Hooghly River 只是恆河支流,雖然水很髒,但仍吸引不少印度來洗澡淨身。

/

Mother Teresa / Kolkata

除了建築,加爾名答最為人熟悉的,一定是德蘭修女吧。

/

Mother House / Kolkata

德蘭修女把一生奉獻給印度的貧民,直到離別前最後一句 My Work Is Done,自始便長眠於生前所建立的收容所。

/

South Park Street Cemetery / Kolkata

響按聲由早到晚都鬧遍全印度,要在加爾各答享受片刻寧靜,Park Street 的陵園可以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
/

South Park Street Cemetery / Kolkata

在陵園內,時間好像跟外邊的節拍不一樣,甚至好像是停頓了似的。

/

Chandni Chawk / Kolkata

在印度旅行,無論大街或小巷,都讓我有新鮮的感覺。

/

New Market / Kolkata

在這麼多次的印度旅行,從來沒有看過印度死氣沉沉的,因為印度窮到如不苦幹便只能等死吧。

/

Flower Market / Kolkata

雖然這裏又亂又髒,但印度人生活方式千其百趣,混亂中卻帶出印度人對生存和生活的特色。

/

Bengaluru

Bengaluru 常被喻為印度的矽谷,近二十年來冒起得很快,一間又一間跨國企業都落戶在此。

/

Bengaluru

近二十年來,印度致力發展電腦產業,在創造不少中產階級之餘,亦帶同了不少城市的發展,而發展 IT 最集中的便是南印度 Karnataka 邦的 Bengaluru。

/

Lalbagh Garden / Bengaluru

相對於印度其它城邦,Bengaluru 可觀的旅遊資源相對很少,比較多遊客的,應該是市中心的公園和城北的 Bangalore Palace。

/

Lalbagh Garden / Bengaluru

雖美名為印度的矽谷,但始終走不出印度城市那凌亂的特色。但走進 Lalbagh Garden,便會讚嘆市肺真的為城市帶來清新的一面。

/

Bangalore Palace / Bengaluru

至於 Bangalore Palace,其實是不准拍照的,但居然有職員跟我説可付費任拍,但沒有收據,我當然不放過這機會啦。

/

Bangalore Palace / Bengaluru

不知是否受到歐洲文化的影響,Bangalore Palace 的風格跟北印度所見的城堡完全是另一回事。

/

Bangalore Palace / Bengaluru

有點童話故事內那種城堡的風格,又有點 Lego 特色,這就是 Bangalore Palace 了。

/

Mysore Palace / Mysore

Mysore Palace 就如北京紫禁城一樣,座落在城的正中心,而城的發展便一直以這皇宮為中心向四方伸展。

/

Mysore Palace / Mysore

在云云印度的名勝和文化遺產當中,Mysore Palace 可算是別樹一格。

/

Mysore Palace / Mysore

Mysore Palace 沒有北印度的蒙兀兒色彩,卻帶著傳統印度和英式的建築風味,可謂 When West meet the South !

/

Mysore Palace / Mysore

一般的印度建築,可給人宏偉的感覺,但 Mysore Palace 則明顯是給人奢華的風采。

/

Mysore Palace / Mysore

尤其在入黑之後,在射燈的照射下,Mysore Palace 更顯得金碧輝煌。

/

Mysore Palace / Mysore

九月的 Dussehra 節期裏,Mysore Palace 更會在週六黃昏的七時正亮起數以萬計的小燈泡為皇宮點綴一番。

/

Mysore Palace / Mysore

整個皇宮在亮燈期間,像是被金光綑邊。這節期裏,一團又一團印度人亦會像朝聖般到皇宮來遊玩。

/

Hampi

或許在很多遊客眼中,印度的文化遺產和古蹟只有什麼古堡或陵墓,如泰姬陵這一類,但其實如走走 Hampi,便可發現歷代印度皇朝真遺下不少富有印度教文化的遺蹟。

/

Virupaksha Temple / Hampi

由於在印度教文化裏,被破壞過的廟宇是不能再修補再用的,只有被遺棄。所以遊走在 Hampi 間,便會發現很多破廟。

/

Virupaksha Temple / Hampi

座落在 Hampi Bazzar 的 Virupaksha Temple,其五十米高的 Gopuram 大門已有五百多年歷史了。

/

Lakshmi, Virupaksha Temple / Hampi

在 Virupaksha Temple 裏,養著一頭很受印度人歡迎的小象 Lakshmi,不少印度教徒都會買香蕉給她作禮物呢。

/

Virupaksha Temple / Hampi

走上 Virupaksha Temple 後的小山丘 Hemakuta Hill,便可一覽無遺地觀看整個 Virupaksha Temple 和 Hampi Bazzar。

/

Hemakuta Hill / Hampi

Hampi 的地貌很獨特,四周都是由一個個大石堆成的山頭,Hemakuta Hill 亦然,走上小山丘,盡是巨型碎石。

/

Hemakuta Hill / Hampi

而且在 Hemakuta Hill 上,座落了一座又一座印度破廟,很有希臘的風情。

/

Krishna Temple / Hampi

Krishna Temple 就是如之前所說的,是一座被「遺棄」了的印度廟,雖則已被遺棄,但仍保留了很多美麗的石柱和雕花。

/

Lotus Mahal / Hampi

Hampi Bazzar 以南是 Royal Center,其中兩個重要的遺跡是 Lotus Mahal 和 Elephant Stables。

/

Lotus Mahal / Hampi

Lotus Mahal 保存得非常好,現時仍能看到其精雕的細花。

/

Lotus Mahal / Hampi

我在猜想,Lotus Mahal 應該是一個拍攝婚紗照的理想地方,因為綠草、南天和古蹟總是跟白色婚紗絕襯的。

/

Elephant Stables / Hampi

在Lotus Mahal 旁則是 Elephant Stables,另一個受遊人歡迎的遺蹟。

/

Elephant Stables / Hampi

Elephant Stables 是由一個個小圓頂並排而成的建築,是昔日用來飼養大象的地方。

/

Queen’s Bath / Hampi

而在 Royal Center 的盡處則是昔日皇后沐浴之地 Queen's Bath。相比地很多浴池的遺跡,Queen's Bath 保存得可謂非常好,一點破舊感覺也沒有呢。

/

Queen’s Bath / Hampi

在 Queen's Bath 附近有一個大平台,走上去可一睹 Royal Center 全個皇城的遺跡。

/

Vittala Temple / Hampi

三百多年歷史的 Vittala Temple 保存得要比 Hampi 其它地方的遺跡來得要好。

/

Vittala Temple / Hampi

每條柱上的雕刻仍栩栩如生的展現在人前,尤其以各種奇怪的神獸更為神廟帶來有趣的色彩。

/

Stone Chariot, Vittala Temple / Hampi

大門內的石頭戰車 Stone Chariot 可算是吸引我到 Hampi 的古蹟,其車輪更曾幾何時是能轉動的。

/

Madurai

要看印度最傳統,最地道的印度教文化,便一定要到南印度的 Tamil Nadu 邦,是次旅程便由 Madurai 開始,去窺看正宗的印度。

/

Sri Meenakshi Temple / Madurai

對比起其它我曾到訪的印度城鄉,Madurai 的街頭更是充滿著香料、印度教廟宇和朝聖的教徒。

/

Sri Meenakshi Temple / Madurai

Madurai 的 Sri Meenakshi Temple 是我一心想朝聖的地方。

/

Sri Meenakshi Temple / Madurai

Sri Meenakshi Temple 的大門足有52米高,而且外牆還滿是栩栩如生的彩色神像。

/

Ganesh, Sri Meenakshi Temple / Madurai

雖說印度教的神靈有點可怕,但 Sri Meenakshi Temple 大門上的神像,對我而言則充滿藝術色彩。

/

Sri Meenakshi Temple / Madurai

那些藍血人,其實比起阿凡達不是要來得有趣嗎?

/

Sri Meenakshi Temple / Madurai

拿著相機把每個神像拍下來之間,又會把那些神像,尤其是穿襪褲的那些,聯想為泰國的人妖。

/

Sri Meenakshi Temple / Madurai

乍看之下,Sri Meenakshi Temple 的大門倒像 Mattel 在擺放 Barbie Collection 展覽,似嗎?

/

Sri Meenakshi Temple / Madurai

除了大門外,廟宇的城牆上亦會放有不少可愛的神像雕刻,像是在觀察平民的生活。

/

Sri Meenakshi Temple / Madurai

走過大門,在廟堂內裏則可窺探到教徒門的虔誠的生活。

/

Thirumalai Nayak Palace / Madurai

在 Sri Meenakshi Temple 附近,可找到昔日的皇宮 Thirumalai Nayak Palace,雖然外觀沒怎麼樣,但內部仍保存得很好。

/

Thirumalai Nayak Palace / Madurai

從內部的裝潢來看,這皇宮明顯是滲透著歐洲建築色彩,數百年的殖民對自身的千年文化根基影響真不少!

/

Thirumalai Nayak Palace / Madurai

而天花更不比外國的教堂遜色,只不過沒有了耶穌的影蹤。

/

Brahadiswara Temple / Thanjavur

Thanjavur 的地標肯定是那高60多米,剛好座落了一千年的 Brahadiswara Temple。

/

Brahadiswara Temple / Thanjavur

最初還以為 Brahadiswara Temple 跟 Madurai 的 Sri Meenakshi Temple 一樣,只是沒有把神廟外牆上色,但到訪後才看到兩廟是完全不同的。

/

Brahadiswara Temple / Thanjavur

如色彩斑斕的 Sri Meenakshi Temple 展現了印度教文藝活潑和生活化一面時,那 Brahadiswara Temple 則展現出印度教的莊嚴和神聖。

/

Brahadiswara Temple / Thanjavur

細看 Brahadiswara Temple 的主殿,是否有點像校園呢?尤其在黃昏時份,深沉的天色下相似度會更高。

/

Brahadiswara Temple / Thanjavur

再多加一點聯想,這廟宇像 Harry Potter 的那所學校 Hogwarts 嗎?只是 Brahadiswara Temple 外牆的雕像不是巫師而已,否則 Harry Potter 大可在這裏取景。

/

Brahadiswara Temple / Thanjavur

在 Brahadiswara Temple 中,放了一尊巨大的牛犢,很像聖經中想提到的外邦人常拜金牛犢一樣。不過,牛,向來在印度都是神聖的。

/

Thanjavur Palace / Thanjavur

不止 Madurai 有皇宮,Thanjavur 也有,而且不是那種模仿歐式皇宮建築風格,而是很地道的印度建築。

/

Thanjavur Palace / Thanjavur

不過這皇宮日久失修,又沒怎去好好保養,致使失去那種尊貴的風采。

/

Pancha Rathas / Mahabalipuram

除了色彩斑斕的神廟大門,和 Brahadiswara Temple 般巨大的神殿外,在 Tamil Nadu 還可以找到更古老的印度教神廟建築。

/

Pancha Rathas / Mahabalipuram

Mahabalipuram 昔日是孟加拉灣上的一個重要港口,供往來南亞的商船停泊補給,除了海邊的風光外,這裏更是藏著七、八世紀的印度教神祉,那種以單一花崗岩雕出來的神廟。

/

Pancha Rathas / Mahabalipuram

單從千年歷史神廟的外表便可感受到什麼叫歲月的洗禮,從前在那麼堅硬的石頭上的雕刻,早已被大自然沖刷得體無完膚。

/

Shore Temple / Mahabalipuram

海邊的 Shore Temple 亦是以單一石頭盤出來的神廟,千百年來一直受著海風的侵触。但是,神廟仍是穩固的立在孟加拉灣的海岸邊。

/

Descent of the Ganges / Mahabalipuram

Mahabalipuram 出名的不止是千年的神廟,遊走在這小鎮中,不難發現沿途每一個角落都是擺賣雕像的商店,他們一直以來都承繼著祖先的雕刻工藝。

/

Descent of the Ganges / Mahabalipuram

就正正在鎮上巴士總站後,便是一幅雕滿石刻的牆 Descent of the Ganges,上面的每一個石刻都栩栩姓生。

/

High Court / Chennai

預科時念過的印度史,除了記得甘地外,便是英國人的東印度公司,而東印度公司最初便是在 Chennai 成立。

/

Fort St. George / Chennai

東印度公司成立在當時仍叫 Madras 的馬德拉斯,一堆英式大樓外更築了城牆,即現時的 Fort St. George。

/

Fort St. George / Chennai

隨著印度從英國人手中獨立,昔日的殖民建築成了現時的辦工大樓,而以前的住宅卻淪為貧窮戶的家。

/

St. Mary Cathedral, Fort St. George / Chennai

在 Fort St. George 內有一所三百多年的教堂 St. Mary,坐在裏頭聽聽街外的煩擾聲,又再帶給我脱俗的抽離感。

/

University of Madras / Chennai

Chennai 的沙灘很長,沿岸是昔日殖民時期的建築,現都改建為大學和專上學院。

/

Presidency College / Chennai

University of Madras 還不錯,但走進旁邊的 Presidency College,校園內居然都是垃圾滿地⋯⋯

/

Marina / Chennai

印度城市裏的沙灘都總是這樣,沒人游水,但卻遍佈小販攤檔。

/

Marina / Chennai

連綿十三公里長的海岸線,其中有一段成了貧民窟,人、狗和羊便在垃圾堆中找出自己的一片天。

/

Marina / Chennai

這正正是發展中國家的寫照,自由高速發展很難惠及百姓或下階社層,而有錢的政客和商家永遠不會明白窮是什麼一回事。

/

Hyderabad

Hyderabad 海德拉巴是印度第六大城,位於印度的中心點,但這裏卻是一個回教之城。

/

Charminar / Hyderabad

Charminar 是 Hyderabad 的 Landmark,正正在舊城最繁華的中心點,這裏車水馬龍。

/

Charminar / Hyderabad

圍繞著 Charminar 是市集和小販,下午起這裏便成了殺價戰場,寧靜,是不可能在這裏出現的。

/

Charminar / Hyderabad

但這正好就是印度的元素,柔合著人、車、市集等等,構成一幅很寫實的景象。

/

Chowmahalla Palace / Hyderabad

在 Charminar 不遠處是 Chowmahalla Palace,又是一所融合歐印色彩的宮殿,是 Hyderabad 的後園。

/

Chowmahalla Palace / Hyderabad

圍牆外是繁忙又亂糟糟的街道,圍牆內則是另一個空間,超時空的國度。

/

Chowmahalla Palace / Hyderabad

這裏的大理石大廳,富麗堂皇,有點兒像香港的茶樓。

/

Golconda Fort / Hyderabad

Golconda Fort 是Hyderabad 西面山上的城堡,面積很大,是印度人週末的好去處。

/

Golconda Fort / Hyderabad

這裏沒有什麼壯觀的遺跡留下,但走到最巔峰還是可以看到城堡巨大的面積,不過大部份的建築仍逃不過失修之運。

/

Qutb Shahi Tombs / Hyderabad

Golconda Fort 的不遠處是 Qutb Shahi Tombs,陵墓就像是遊印不可或缺的景點,由泰姫陵至寂寂無名的陵墓也是很有建築特色的。

/

Qutb Shahi Tombs / Hyderabad

七代 Qutb Shahi 皇帝和其後室都在這兒安息。每座陵墓都巨大得很,而各陵墓都帶有不同的雕刻。

/

Qutb Shahi Tombs / Hyderabad

雖然 Qubt Shahi Tombs 不是很有名氣,但其實這裏不遜於各大陵墓,這裏沒有什麼商業,只有時間一點一點的流逝。

/

Qutb Shahi Tombs / Hyderabad

靜靜的在這裏坐上數小時,讓心寧在世俗的煩擾中隨風消逝,這就是印度陵墓的吸引之處。

/

Paigah Tombs / Hyderabad

城東的 Paigah Tombs 則是另一個墓園,這裏沒有 Qutb Shahi Tombs 的壯觀,而且還明顯歷久失修。

/

Paigah Tombs / Hyderabad

雖然這裏規模小又破落得很,但這裏的大理石雕花,確實是巧奪天工。

/

Paigah Tombs / Hyderabad

由牆角到石柱以至大門,一朵花、一件飾物,全都是人工精心的雕出來的。

/

Mecca Masjid / Hyderabad

雖然說 Hyderabod 並非一個有名的旅遊熱點,但在這真的很感受到印度人生活百態,Charminar 更是一個城市地標中的表表者。

/

Ellora

只要有刀和錐,古印度人便有能力在岩石上弄藝術,而且更是鬼斧神工。

/

Ellora

Ellora Caves 和 Ajanta Caves 都是以石窟列入 UNESCO,以下的照片都是以石窟為主,所以如沒興趣便返回主頁好了。

/

Ellora

Ellora Caves 位於 Aurangabad 西北十五公里左右,全都是佛教、印度教和耆那教的人物雕像,開鑿的年份可追塑至公元七至十世紀。

/

Ellora

Ellora 一共有34 個石窟,考古學家順序由一至三十四的為每一石窟編上序號, 方便人們記錄。

/

Ellora

一至十二號石窟為佛教的,十三至二十九為印度教,三十至三十四為耆那教的。

/

Ellora

在現今的印度,一般人信奉的都是印度教、回教和錫克教,很不容易才能尋回佛教的遺跡。

/

Vihara / Ellora

佛教的石窟主要有兩類,Vihara 就如一個大講室,中間是一排支柱附著兩旁的小室。

/

Ellora

有些石窟更是不止一層,十一和十二號石窟正好就是三層的石窟,規模真的不小。

/

Ellora

在這裏除了佛陀的雕像外,更有不少女神,應是大乘佛教晚期的作品。

/

Chaitya / Ellora

十號石窟則是 Chaitya 構造,指天花盤成一支支肋骨排頂,有如木建築的基礎。

/

Ellora

這種 Chaitya 構造的一窟,窟內回音響遍,更能在佛樂的響奏時凝聚氣氛。

/

Ellora

十三號石窟是由佛教式改為印度教式,很難想信到當時的人怎能把佛陀改貌,正好是石雕的整容。

/

Ellora

中間的十五號石窟是 Ellora 中最有名的,它不單是石窟,更雕出一座神廟來。

/

Ellora

就如埃塞俄比亞的地下教堂一樣,這神廟是由一座大岩石直接開鑿和雕成,鑿出來的石頭足有二十萬頓。

/

Ellora

之後左邊的十六至二十九號石窟皆為印度教石窟,不同形態的濕婆神是這裏的主角,比起佛陀的更是活靈活現。

/

Ellora

沒有了佛教那慈祥的臉容,印度教這邊的雕像面帶猙獰,但又栩栩如生。

/

Ellora

印度最受歡迎的的象神也是這裏的主角之一,其胖而可愛的形態,總是討人喜歡。

/

Ellora

至於最後的四個耆那教石窟,雕像有如印度教,亦因比較晚期而雕工更上一層樓。

/

Ajanta

那 Ajanta Caves 呢?Ajanta Caves 是一個英國士兵打老虎時無意間發現的,使它從公元八世紀一直埋沒在林間的石窟得見天日。

/

Ajanta

Ajanta Caves 是建在一個馬蹄形的河谷上,其歷史要比 Ellora 更長遠,但沒人知道為什麼從公元八世紀便荒廢了。

/

Ajanta

Ajanta Caves 全都是佛教石窟,佛教在印度簡直是買少見少了,不少石窟更是破爛不堪。

/

Ajanta

跟 Ellora 最大不同的是,這裏並非精於石雕,而是藏著古老的壁畫。

/

Ajanta

有如清明上河圖,這些壁畫都描繪昔日的民間故事,當然著眼在佛祖的一生。

/

Ajanta

從保存得好的壁畫可看見,當時的畫筆細緻入微,重現昔日生活百態。

/

Ajanta

石窟內的天花和柱子也都滿佈幾何圖案,但在這麼黑暗的環境內,究竟又有什麼意義?

/

Bibi-qa-Maqbara / Aurangabad

通往 Ellora 和 Ajanta 的大城 Aurangabad,是一般外國遊客所忽視的地方,但其 Mini 泰姬陵 Bibi-qa-Maqbara 卻深得印度人愛戴。

/

Bibi-qa-Maqbara / Aurangabad

雖然是在1679年仿泰姬陵而建,但卻沒有泰姬陵的宏偉和典雅,所以它又叫作窮人版泰姫陵。

/

Bibi-qa-Maqbara / Aurangabad

若不是附近的 Ellora 和 Ajanta,我想應該沒有外國遊客會到來 Aurangabad,難道真的要來看看 Bibi-qa-Maqbara?

/

Varanasi

怎樣為之一個 Holly City? 心目中的聖城定然是什麼都得到最好的保存或金碧輝煌,但 Varanasi 簡直令人大開眼界。

/

Varanasi

在恆河旁迄立了三千年,Varanasi 正是印度教徒的聖城,而恆河的河水在聖徒眼中能潔淨一切的罪惡。

/

Varanasi

這裏沒有什麼建築得到妥善保護,而且人和牛、羊、狗、鳥都像在生活在一起,整個城市可謂亂過九彩。

/

Varanasi

城內的小巷,縱橫交錯,地圖和衛星導航根本無用武之地。

/

Varanasi

走過一條長街,轉個角,又是一條無盡的小巷。

/

Varanasi

地上雖然鋪滿了地磚,但亦點綴了不少垃圾和牛糞,完全在挑戰你官能的極限。

/

Varanasi

這裏不止人畜共存,全市更瀰漫著「大家」的大小便和垃圾,連同污水一起流到恆河。

/

Varanasi

這裏有人負責拾牛糞作燃料,不過是徒手製作,製作過程極度嘔心。

/

Varanasi

燒牛糞的地方,有點似中秋在沙灘點蠟燭,不過當然不能以浪漫而喻。

/

Varanasi

恆河旁正建了幾十個河階,是給教徒下水沐浴之用,而各河階正有著自己的特色。

/

Varanasi

不過可怕的是,印度人根本不覺得恆河污穢,人人都樂在垃圾和糞旁沐浴和洗衣。

/

Varanasi

大家都知道印度教徒死後會在河邊火葬,這裏恆河邊當然不乏火葬場,當經過很多木材的地方便知道是火葬場地了。

/

Varanasi

每天總會遇到有人抬著屍體穿過大街小巷到河邊燒,你有你燒屍,其他人有其他人在旁玩水,印度人看生死真的與眾不同。

/

Varanasi

這是負責挑木頭的人,他們要很有經驗的選擇不同價錢和份量的木頭,去燒掉不同顧客的屍體。

/

Varanasi

印度教徒喜歡一大清早便去河邊沐浴,不過其實由早到晚都有人在沐浴,熱鬧非凡。

/

Varanasi

租一艘輕舟,漫漫地穿過各河階看看人們在河水中尋找快樂,賞心樂事。

/

Varanasi

雖然河水充斥著大小便垃圾骨灰和死魚等數之不盡的東西,但卻神奇地河水是沒有臭味,難道恆河真的能潔淨河水?

/

Varanasi

隅然會看到在冥思打坐的人,我也想坐在河旁靜一靜心,但奈何河階總是在散熱中似的。

/

Varanasi

很喜歡通往河階的樓梯,因為有些很長很高,但卻別有一番風味。

/

Varanasi

有些河階比較空曠的,便成了小朋友打棒球的場地,處處都展現著歡愉。

/

Varanasi

平日神秘的苦行僧,也敵不過炎熱的太陽,性感地下水泡個夠。

/

Varanasi

宗教和文化在 Varanasi 極之濃厚,你說你每個月份都有慶典嗎?這裏卻是每晚都有!

/

Varanasi

沿河有不少很古典的建築,但經過跟回教的洗禮和戰爭,其實大多才最多不過百多二百年而已。

/

Varanasi

除了一些復古的建築外,有些雜亂的民房,疊起來亦有一番風味。

/

Varanasi

作為一個旅客,我當然不敢下水沐浴,但很羡慕印度人時刻都快樂地泡在河水中嬉戲。

/

Varanasi

Varanasi 是一個活生生的城市,這裏很地道很生活化,是一個非印度人能理解的地方。

/

Varanasi

遊印度很多時都是去看皇陵和昔日的城堡,但在 Varanasi 卻是觀察當地人每天的生活,尤其是沐浴和嬉水。

/

Varanasi

第一天來到 Varanasi 時或許讓人有點受不了的厭惡感,但隨後便會慢慢地能感受和接受這裏的方式和環境,聖城原來真的有種不可思議的吸引力。

/

Varanasi

總而言之,這裏非常印度,非常 Incredible,畢生難忘!

/

Jodhpur

Rajasthan 是印度跟巴基斯坦接攘的地區,大部份地方都是沙漠,是一片充滿著歷史和城堡的省份。

/

Jodhpur

這裏的幾個大城市,都各自代表著一隻顏色,非常有趣。

/

Jodhpur

Jodhpur 又名 Blue City,全市大部份平房的外牆都是彩藍色,原來是有驅除害蟲之用。

/

Jodhpur

在市集裏穿梭,是遊印度的指定景點,光與影、塵與香料味構成了印度市集的色彩和味道。

/

Mehrangarh Fort / Jodhpur

走上餐廳或旅店的天台,抬頭便是 Jodhpur 的 Mehrangarh Fort,雄霸著整個城市的目光。

/

Jodhpur

很多人也會跑到自家天台玩耍聊天,細心觀察,原來這裏是一個觀看尋常百姓家的好地方。

/

Clock Tower / Jodhpur

Clock Tower 曾是 Jodhpur 的中心點,四方都是市集,由早到晚都人山人海。

/

Jaswant Thada / Jodhpur

遊印總少不了陵墓,位於城堡以東的 Jaswant Thada,正正是一所大理石雕花的陵墓。

/

Jaswant Thada / Jodhpur

乳白色的陵墓,環境安逸,完全隔絕了市中心的嘈雜。

/

Mehrangarh Fort / Jodhpur

Mehrangarh Fort 比想像的還要高,就是進了城堡大門,還是感受到那股雄偉的感覺。

/

Mehrangarh Fort / Jodhpur

傳統的印度 Haveli 建築風格,最初我還以為那些窗台是木雕,原來是石雕的。

/

Mehrangarh Fort / Jodhpur

這些窗框和窗台,巧奪天工,讓人非常讚嘆印度傳統藝術的精細。

/

Jodhpur

來到城牆上,鳥瞰整個城市,果然是漂了藍色染料似的。

/

Desert National Park

Desert National Park 是每個到訪 Jaisalmer 的遊客的終點站,雖然並非如中東或撒哈拉的大沙漠,但卻為傳統印度注入另一番風情。

/

Desert National Park

在這跟巴基斯坦接攘的土地裏,空氣中散發的再非單純是香料味,而是濃烈的沙漠風塵。

/

Desert National Park

雖然大部份地區是石礫沙漠,但在偏遠的地方仍能尋找到新月型沙丘,綿綿的一排又一排。

/

Jaisalmer Fort / Jaisalmer

當然 Jaisalmer 本身也有不少地方值得讓人留連,Jaisalmer 本就是一個海市蜃樓,在沙漠裏平地一聲凸出來的天空之城。

/

Jaisalmer Fort / Jaisalmer

這 Jaisalmer Fort 並非只是一個城堡要塞,它是一個在沙漠中的一座山上建的一個城鎮,是整個城鎮在上面的。

/

Jaisalmer

慢慢的發展,山下也圍著了不少民房,尤如一個黃金色的城市。

/

Jaisalmer

這金色之城本是貿易重鎮,是往來印度和中東及中亞的門戶,但自英國人在孟買大力發展海運後就沒落了。

/

Pawa Ki Haveli / Jaisalmer

雖然輝煌的時期已過,但從前的大商家在城裏留下不少富麗堂皇的大宅,一一都能盡顯印度傳統藝術的博大。

/

Pawa Ki Haveli / Jaisalmer

Pawa Ki Haveli 可算是大宅中的大宅,保存得非常完美,其窗戶的精雕簡直比美城堡的層次。

/

Pawa Ki Haveli / Jaisalmer

天工鬥巧乃如此,不用進大宅,傻瓜也能在屋外知道這戶人家多有錢。

/

Mawa Mahal / Jaipur

Rajasthan 的顏色城市中,粉紅城 Jaipur 是最多人認識,亦是這邦最大最繁華的城巿。

/

Ajmeri Gate / Jaipur

事緣 1876 年英國威爾斯王子造訪 Jaipur,於是 Jaipur 王公便下令把全城美化塗上粉紅顏料,自始 Jaipur 便成了 Pink City 。

/

Jaipur

不過其實那非我們常見的粉紅,而是像磚的那種橙紅色,不然應該會帶點歐陸風情。

/

Mawa Mahal / Jaipur

Hawa Mahal 是 Jaipur 的地標,一般都會被叫作 Wind Palace 風之宮,座落在舊城區的繁忙街道上。

/

Mawa Mahal / Jaipur

Hawa Mahal 特別在有九十多扇小窗,供以前宮內的婢女一睹街外的景觀,又不至於被外人看到容貌。

/

Jantar Mantar / Jaipur

Jantar Mantar 是一個古代觀星的地方,集合了很多觀星儀,至今仍能測度時間和星距。

/

Jantar Mantar / Jaipur

不過,那觀星儀的外觀,倒有點像山墳。

/

City Palace / Jaipur

City Palace 是從前國王的宮殿,其後人至今仍住在這裏,但皇宮的一部份是有開放給公眾的。

/

City Palace / Jaipur

雖然沒有那種大皇宮或古堡的氣派,但至少仍用上不少傳統建築雕花,而且保存得很好。

/

Jal Mahal / Jaipur

除了有風之宮外,Jaipur 還有水之宮殿 Jal Mahal,這些名字真有點像遊戲世界內的地方。

/

Amber Fort / Jaipur

在市郊的 Amber Fort,是Jaipur 的重要城堡,亦是 Rajasthan 最具氣勢的城堡。

/

Amber Fort / Jaipur

進入城堡,要走過之字形的石階,原是拖延敵人進城的設計。

/

Amber Fort / Jaipur

而城堡外都圍著了城牆,依山連綿伸展出去,有點如萬里長城。

/

Amber Fort / Jaipur

城堡內的宮殿,比 City Palace 更美更有氣派,不同的後庭和後宮都各自有其獨特風格呢。

/

Jodhpur

在 Rajasthan 看了這麼多又精緻的傳統印度建築,反觀現在印度的街頭倒是又髒又破又欠特色,很難想象假以時日這些藝術和文化能否再得以承傳下去。

/

Gulmarg

Kashmir 是印度最北的省份,一直以來是印巴所爭奪的地方,但戰亂之地卻是風光如畫。

/

Gulmarg

位於喜馬拉亞山脈的西麓,高山與湖泊,讓 Kashmir 成為印度的避署勝地。

/

Dal Lake / Srinagar

Srinagar 是 Kashmir 的首府,大大小小的湖泊,讓 Srinagar 成為一個水鄉。

/

Houseboat / Srinagar

船屋可算是 Srinagar 的標緻,大多數旅客來到這兒都會一嘗在船屋過夜的滋味,否則不能算來過喀什米爾。

/

Dal Lake / Srinagar

雕刻華麗的船屋滿佈湖邊,但出入都要依賴小舟或 Srikara 小艇接駁,突顯了水鄉的風情。

/

Dal Lake / Srinagar

十月的湖面非常寒冷,清晨時份湖水蒸發起一片薄薄的霧氣,讓我聯想到 Harry Potter 的片段。

/

Dal Lake / Srinagar

而農民亦早在六點左右,把新鮮蔬菜拿到湖裏的 Floating Market 出售,直到太陽昇起的時份。

/

Dal Lake / Srinagar

農夫們都坐在舟頭,把長長的小舟放滿新鮮蔬菜,在湖中各自尋找買家。

/

Dal Lake / Srinagar

水上市場給我感覺是很神秘的,不像一般的市場有人在大叫賣,大家都是有善的交談、議價和聊天。

/

Dal Lake / Srinagar

當太陽昇起後,而湖上仍未有船來往之時,正好是欣賞水中倒映的時刻。

/

Dal Lake / Srinagar

Kashmir 人常說某某旅客是從印度來的印度人,那他們自己本身不就是印度的一份子嗎?他們就只稱自己為喀什米爾人。

/

Old Town / Srinagar

舊城區是 Srinagar 的結晶,由泥磚建成的房子加上精緻的木窗,在 Srinagar 已買少見少了。

/

Old Town / Srinagar

這種舊建築帶著一點東歐和西藏風味,卻一點印度成份都沒有,難怪當地人堅持這裏是喀什米爾。

/

Old Town / Srinagar

破破爛爛的舊房子,熙來攘往的街道,構成一幅寫實的畫照。

/

Nishat Baugh / Srinagar

Srinagar 有很多 Mughal Garden,是蒙兀兒時期建立的花園,帶著那種幾何對稱的特色。

/

Nishat Baugh / Srinagar

在這水源充足的地區,水池成了花園不可或缺的一部份,亦是蒙兀兒的建築特色。

/

Dal Lake / Srinagar

夕陽,是賞湖的時候,湖面正好泛著金色的漣漪。

/

Dal Lake / Srinagar

小艇的剪影,亦是讓人有無限詩意的畫面,越看越陶醉。

/

Dal Lake / Srinagar

一直到日落西山,萬家燈光亮起,正好是回船屋之時了。

/

Gulmarg

Srinagar 以西有一滑雪勝地 Gulmarg,Gulmarg 的意思是花卉牧場,冬天以外的日子這裏便成了欣賞高山的地方。

/

Gulmarg

或許同樣是高海拔的地方,這裏跟新疆的草原有點相似,大遍草地令人心曠神怡。

/

Naranaag

秋天來 Kashmir 旅行,一定不能錯過到山上遠足露營,拜訪喜馬拉亞西麓的金秋。

/

Naranaag

當南印仍是三十度時,十月中 Kashmir 的山間已跌至五至十多度,在嚴寒大雪來臨前正是黄葉處處之時。

/

Naranaag

山裏的河水,從雪山融化出來,冰凍得泡腳也會寒冰刺骨。

/

Naranaag

山上全是松樹天下,要觀看群峰,便要爬過松樹林了。

/

Naranaag

在高海拔的地區,登山確實是體力的考驗,上一千米已差點要了你的命。

/

Naranaag

Trekking Guide 說他現在26歲,問我多少歲,我不好意思答了28。

/

Naranaag

看著他在沿途的田裏採集了一些葉子,即場用手磨爛放入煙紙裏燃點,原來這是大麻呢。

/

Mount Harmukh

足足花了 5小時才爬了 1000 米,離原來想去的湖還有 1000 米高,在沒有帳篷睡袋和足夠食物下唯有放棄了。

/

Naranaag

幸好沿途群山壯麗,都不算白爬,只是山上積雪不太多。

/

Naranaag

在山谷中搭好帳篷,待黃昏過後,萬天星星和銀河便散落在頭頂上了。

/

Naranaag

雖然晚間氣溫降至5度,但能倘在大石上看夜空最美的星塵,這種寒冷算不上什麼。

/

Naranaag

山谷裏,除了大小溪流和樹林外,還聚集了不少村莊。

/

Naranaag

這些村莊都依山而建,梯田圍繞其間,春天時必然很美麗。

/

Naranaag

可惜外表看來美麗的房子,內裏極其簡陋,大多是只有四面牆和一張大地氈而已。

/

Naranaag

村民都說這裏生活艱苦,政客在選舉過後都會迅速消失,沒有人真心會為他們著想。

/

Naranaag

看著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容,想到他們大多會繼承著這種無奈的將來,住在香港的人真的要思考自己的幸福。

/

Santa Cruz Cathedral Basilica / Fort Kochi

Kochi 是印度西南的一個港口,曾被葡萄牙管治,因而留有濃厚的西方色彩。

/

Fort Kochi

跟別的印度城市不同,這裏有點像馬來西亞,一種東西方文化融合的特色。

/

Santa Cruz Cathedral Basilica / Fort Kochi

經歷多年西方管治,這裏的天主教堂要比印度廟多,而且歷史悠久。

/

Santa Cruz Cathedral Basilica / Fort Kochi

在天主教堂的範圍內,時間像是永恆的,但門外卻像是另一個世界似的。

/

St. Francis Church / Fort Kochi

相距才幾十米,又是一間有名的天主教堂,但建築風格卻又不同。

/

Fort Kochi

在 Fort Kochi,汽車的噪音算是少了,而市内亦有獨特的紅色巴士。

/

Fort Kochi

昔年明朝鄭和下西洋,Kochi 便是他的船隊其中一個停泊點,他亦為印度帶來了中國魚網。

/

Fort Kochi

這種魚網和其網魚技術,成為了Kochi 的名勝特色,亦是黃昏是一個醉人的景點。

/

Backwater / Alappuzha

由 Kochi 向南,會是 Kerala 的 Backwater 區域,由大大小小的河道交差組成的回水區。

/

Backwater / Alappuzha

只要能早點起床,清晨的美景實在是迷人,旭日在晨曦之中慢慢浮出來。

/

Backwater / Alappuzha

在空氣還是清涼的時刻,漁夫便已在河上撒網,開始一天辛勞的工作。

/

Backwater / Alappuzha

雖然沒有桂林如水墨畫的景色,但晨曦中那淡淡的薄霧,也是十分詩意的。

/

Houseboat / Alappuzha

錯綜複雜的河道,除了造就了漁業,也為這裏帶來可觀的旅遊產業。

/

Houseboat / Alappuzha

傳統的船屋都改成了供遊客渡宿的設計,讓遊客在河道上欣賞風光之餘,也可以在寧靜的環境輕度一宵。

/

Houseboat / Alappuzha

每艘船屋都不一樣,有大有小,但都讓我覺得有如風之谷的蟲蛹。

/

Backwater / Alappuzha

若然換一艘小舟,便可穿入窄小的河道,深入回水的世界。

/

Alappuzha

河道兩旁都是稻田和小村落,少了稀來嚷往的車聲,簡單又自然。

/

Alappuzha

雖然沒有很壯麗的景色,但這裏卻是非常大自然,遠離煩擾。